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提升投资环境的建议》(第025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统一、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促进,聚力打造办事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统一的政商环境,让营商环境成为咸阳的靓丽名片。我市在2023年陕西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表现优秀,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跨境贸易、政务服务等9项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连续4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均表现优秀,实现了“四连优”,“三团两库”服务机制、“项目管家”服务机制、“智慧监管+一站式服务”双向驱动、“四进四全”服务园区营商环境建设等12项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秦都区聚力打造“秦恳
办”政务服务品牌、武功县“园小二”服务平台助推园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10项案例入列全省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主要工作和成效如下:
(一)办事便利程度大幅提升。一是改革集成持续深化。印发企业开办、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等15个“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方案,办事环节平均减少65%,办理时限平均减少60%。二是服务质效明显提升。建立常办事项网上服务专区,161件常办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与西咸新区推出290项政务服务跨区办理事项,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模式。三是数字政府加快建设。依托“咸阳政务”微信公众号、“秦务员”APP等平台,实现190项事项集中公开应用。
(二)政策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政策制定更加精准。广泛征求市场主体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制定出台了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营商环境“五聚焦十突破”等政策措施。二是政策兑现更加便捷。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和政务服务平台设置惠企政策专区,多渠道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1.28亿元。三是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印发《咸阳市司法行政机关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及时纠正有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三)要素保障服务持续优化。一是土地要素保障有力。加快“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全市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30宗,面积3676亩。实施“交地即交证”项目92宗,涉及土地面积4475亩。二是项目审批持续优化。出台《咸阳市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制”并联审批办法(试行)》,对36个省级重点续建项目、4个央陕合作重点项目、507个市级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手续开通“绿色通道”。三是公共服务系统高效。制定《水电气暖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实施方案》,为项目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金融服务快捷普惠。创新“政银担”合作模式,推广应用咸阳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平台注册企业1071户,入驻金融机构47家,发放贷款84.58亿元。
(四)监管执法效能稳步提升。一是提高案件审判效率。推进涉企纠纷“繁简分流”,对全市法院延长、扣除、中止审限案件进行排查督办,累计排查案件109件,已办结93件。二是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咸阳市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对19种情形的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沙盒监管”模式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复制推广,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退还转供电主体2家242户34万元。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立咸阳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咸阳受理窗口正式运行。
(五)亲清政商关系更为统一。一是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印发《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展“进民企、访企情”调研走访活动,收集各类问题诉求、意见建议7类41条。二是助企服务精准有效。持续开展“双包一解”大走访活动,上线新版咸阳营商环境服务平台,加强惠企政策宣传,解决了一大批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完善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时汇聚全市12345热线数据,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受理营商环境投诉133件,办结122件,办结率91.72%。
今年,我们坚持把西安—咸阳一体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总牵引,以西安营商环境建设为标杆,持续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围绕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信贴心的政策环境、支撑有力的要素环境、公平普惠的法治环境、亲清统一的政商环境、风清气朗的舆论环境,扎实开展“十大行动”:一是开展准入准营提质行动。深化企业开办注销、“一业一证”“一照多址”改革,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拓展证照联办范围,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环境。二是开展项目审批提速行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推进生态环境准入改革,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探索国有土地“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机制,提高文物勘探效率,促进项目建设早开工、快落地。三是开展要素保障升级行动。纵深推进“标准地”和“亩均论英雄”改革,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建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机制,实现“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四是开展服务效能增值行动。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清单化、便利化,加快“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更新,推广“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不动产登记服务,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五是开展产业集群赋能行动。聚焦“16+8+3”重点产业链,鼓励链上企业参与“揭榜挂帅”、产业链项目、链主及配套企业奖励申报,建立产业链“金融辅导员”机制,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科研等配套支持,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六是开展政策直达快享行动。建立健全政策发布、解读、宣传机制,实现政策信息统一发布、精准推送、免申即享,促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七是开展企业权益保障行动。开展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行动,动态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为,探索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八是开展依法监管护航行动。推广行政执法检查“白名单”制度,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实行“综合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一业一查”,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九是开展诉求建议快办行动。融合共享“陕企通”等平台诉求信息,打造“一站式”涉企服务总平台,着力解决企业群众诉求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十是开展服务品牌引领行动。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主动对接西安、西咸新区,推动政务服务同质、企业服务同享、综合监管同治、市场环境同建、法治环境同优,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非常感谢对咸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敬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期待您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
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12日